上了這么多年學,你弄懂什么是學習了嗎?
是讀書嗎?
是上課嗎?
是記筆記、寫作業?
還是不斷重復練習?
……
好像對,又好像都不對。是的,以上都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行為,不能解釋學習。只說行為不說結果,那是耍流氓。就好比能把經典倒背如流的孔乙己,他真的學習了嗎?
學習應該是一個系統的輸入、內化、輸出的過程。
#1
學習可以快樂起來
《論語》開篇就用一句話對學習做了說明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。
學習就是“學而實習”,這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。
學習那么枯燥,怎么可能讓人快樂!是我等凡人無法理解孔圣人對學習的熱愛嗎?
在我們的印象中,學習從來都是枯燥的,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學習里的學,把學習看成埋頭苦讀和不斷練習,當然枯燥,而且很累。
然而,學習不只是學,而是“學而時習”,而學習的快樂就來自于“習”。
習不是復習、溫習,而是實踐,當我們把學到的知識、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,收到到成長、成就、贊賞的時候,就很快樂。
學會了解題方法,解出了別人都不會的題,快樂嗎?
學會了唱歌的技能,唱出動聽的歌聲,快樂嗎?
學會了打籃球的方法,投進一個三分球,快樂嗎?
……
不過,所有實踐的快樂,都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。所以,今天我們的主題,就是怎樣把學這個知識和技能輸入的過程,變得不枯燥、不疲累,變得更有趣、更好玩。
#2
給學習裝上方法的馬達
為什么孩子會覺得學習枯燥、無趣?
因為我們已經把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,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式,孩子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,才能收獲一點點的成長——也許還是不牢靠的,因為幾天不復習就忘光了。
孩子那么努力地去死記硬背,結果一考試就發現效果寥寥,成績還是趴在原地不動,最寶貴的學習動力就這么一點點地流失了。
要想讓孩子重拾學習樂趣,一定要改變學習體驗,而改變學習體驗先從改變死記硬背開始。
據統計,中考生要牢記至少15000個知識點,高考知識點更多。不死記硬背,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記住這么多的知識點呢?
兩個字:方法。
學習不只是一個輸入-內化-輸出的過程,學習本身就是一項無比強大的技能,學會學習才是所有人在學習之初,最應該學會的技能,也是玩好人生這場終極游戲的最強技能。
是技能,就一定有方法。
關于學習的方法,方法加專門研發了一系列的課程,包括《全科速記》《思維導圖》《筆記法》等等。
給學習裝上方法的馬達,就能擺脫低效的勤奮和努力,收獲學習的快樂。
#3
一次學習方法的集訓之旅
在學校,老師教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物化史地生,然后出題考試,他的目標是教授學科內容,沒有額外的時間和精力教授學習方法,或者也不知道科學的學習方法。
在學科培訓機構,老師會教你破題、解題,讓孩子不停刷題,他的目標是提分,雖然效果往往也就那樣。
在方法加,老師的目的不是學科輔導,而是通過教授和運用學習方法,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,重拾學習自信和學習樂趣。而提分,不過是這個結果的附帶的、必然的結果。
2021年暑假,應廣大學員的邀請,“初高中全科速記尖刀營”再次開班。下面是今年暑期尖刀營學員的學習感言,快樂的感受已經躍然紙上。
6天5夜集中進行學習方法的訓練,由方法加教學總監江燕老師親自授課。集訓期間的課程安排如下:
孩子可以在集訓期間學到:
1、系統化的記憶方法,并結合實際學習場景,將記憶方法覆蓋至全學科的學習;
2、思維導圖學習法,學會用思維導圖來梳理學科知識、拓展寫作思維、記憶文章重點內容;
3、日常學習中常用的筆記、錯題本,以及常犯的粗心大意、拖延等毛病,集訓期間集中“會診”并開出“治病良方”。
從學到用,從方法到實踐,從輸入到輸出,集訓營將帶領孩子們完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,體驗科學學習方法帶來的高效學習之樂!
學習并不難,方法是關鍵。